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超导电性 相关学问

1911年荷兰Leiter实验室Kamerlingh Onnes(1853~ 1926)首次发现: 氦气被液化后,在4.2K附近汞的直流电阻率突然降为零. 随后该实验室又发现其它一些金属有此现象. 1913年Kamerlingh Onnes在其论文中第一次使用了supercondctivity一词. 他指... [详细]

《固体物理学大辞典》 字数(942)

低温下很多导体中发生的传导电子集体地转变到一种有序态,并伴随一系列独特的现象,如可以无阻地负载一很大的直流电流(零电阻现象)、完全逆磁性(迈斯纳效应)等。1911年,荷兰莱登实验室昂尼斯发现,当温度降低到约4.2K时Hg的直流电阻率突然下... [详细]

《现代科学技术名词选编》 字数(763)

某些导电材料在温度降到很低时,电阻会突然变为零,这种性质叫超导电性。以... [详细]

《现代汉语分类大词典》 字数(107)

superconductivity... [详细]

《新英汉·汉英电力工程技术词典》 字数(21)

... [详细]

《英汉汉英电力词典》 字数(21)

1963年Saint-James和de Gennes对处于纵向磁场H中的超导半空间样品和平板在满足Ginzberg-Landau (G-L)边界条件下求解线性化的G-L方程时发现: 第Ⅱ类超导体在Hc2 HHc3时和G-L参量κ0.419的第Ⅰ类超导体在HcHHc3时,体内虽处于正常相,但样品... [详细]

《固体物理学大辞典》 字数(651)

简短历史: 1986年以前,人们已知的有最高的临界温度Tc的超导材料是A-15结构的金属间化合物Nb3Sn(Tc=18.1K),Nb3Ga (20.3 K)和Nb3Ge(232K).1986年4月,Muller和Bednorz发现镧钡铜氧化物在温度30~35K时有发生超导转变的迹象.10月,他们证实了... [详细]

《固体物理学大辞典》 字数(3849)

超导体偏离平衡态时的性质称为非平衡超导电性. 超导体对外界的响应如电磁波吸收、超声衰减、热导、核自旋弛豫等都是非平衡超导体的性质. 这些性质的研究在BCS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但都是超导体在平衡态附近的性质.1971年Tes... [详细]

《固体物理学大辞典》 字数(571)

建立在(1)对电子用准粒子图象,(2)略去电声子互作用的推迟效应这两个近似基础上的BCS超导电性理论,它已抹去了声子过程的细节,电声子互作用已代替以电子之间有效的吸引互作用.由此,BCS理论得到的临界温度公式为:这里ωD为Debye频率,λ为表... [详细]

《固体物理学大辞典》 字数(1492)

Abrikosov和Gor kov在研究磁性杂质对超导电性的影响时发现,在杂质浓度参数的某范围内,超导电子能谱中的能隙减到零,称为无能隙超导电性,一般地说可有多种手段减小超导能隙.在磁性杂质情况下,若以ρcr表示使超导态完全被破坏的临界浓度,则... [详细]

《固体物理学大辞典》 字数(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