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直接合成法制备了NdFeB/Fe3P复合永磁材料,根据Fe-P二元相图,通过调节Fe-P配比,借助共晶反应可...[详细]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5年02期
下载次数(52) | 被引次数(0)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因其理论磁能积可高达100 MGOe而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下一代超强永磁材料。但是,实际制备出的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磁能积远低于理论预测值(通常不超过25 MGOe),主要原因很难制备出满足理论要求的微结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很难实现高软磁相含量、且硬磁相具有强晶体...[详细]
燕山大学 博士论文 2019年
下载次数(231) | 被引次数(1)
借助层状模型 ,研究了硬磁相与软磁相原子的短程交换作用对界面原子磁矩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 ,短程交换作用使得界面附近硬磁相和软磁相各自几个变换作用长度范围内 ,原子磁矩以特定的方式取向排列。这...[详细]
《金属功能材料》2000年03期
下载次数(88) | 被引次数(1)
对Nd_2Fe_(14)B/α-Fe永磁材料中软磁相晶粒尺寸及其含量的实验结果和分析基础上,通过建立简单模型进一步证明并相对精确的计算了双相纳米复合永磁材料中软磁相晶粒尺寸及软磁相的含量范...[详细]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9年07期
下载次数(154) | 被引次数(1)
自纳米复合磁体问世以来,其潜在的磁性能便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尤其是在能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形下,高效环保的新型材料更是人们研究的焦点。其中,SmCo/α-(Fe,Co)系纳米复合永磁体因其优异的高温稳定性而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从而得到人们更加深入的研究。其中制约磁体性...[详细]
燕山大学 硕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128) | 被引次数(0)
经历三代的稀土永磁体发展至今,第三代稀土永磁体(NdFeB)的磁能积已接近其理论极限值,满足不了高技术提出的更高要求。...[详细]
《稀土》2008年06期
下载次数(685) | 被引次数(17)
近年来,随着当代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于微电子元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各种电子设备向着高集成化、多功能化、小型化和快速响应化发展,电子设备的信息交换和存储系统向着微型化和快速存储化的方向发展。基于这样的背景下,区别于传统的新型结构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受到广泛...[详细]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硕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13) | 被引次数(0)
为获得良好磁性耦合和高磁能积的纳米复合永磁粉,系统研究了化学法包覆软磁相FeCo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制备纳米复合磁粉SmCo_5@FeCo过程中表面活性剂的分子量、反应的加热方式、SmCo_5磁粉的预处理...[详细]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年03期
下载次数(261) | 被引次数(0)
纳米晶双相(Fe,Co)-RE-B-M (M=Cu, Nb)复合永磁材料是一种综合性能十分优异的新型磁性材料,这种材料利用软磁相的高饱和磁化强度和硬磁相的高矫顽力的特点,在纳米尺寸范围内,通过软、硬磁相间的交换耦合作用可获得很高的硬磁性能。根据微磁学理论,这种材料的最大磁能积可达...[详细]
郑州大学 硕士论文 2012年
下载次数(190) | 被引次数(2)
纳米双相Nd-Fe-B复合永磁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和较低的生产成本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如何制备出低稀土含量且性能优异的纳米双相永磁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纳米双相复合永磁材料研究工作中晶粒尺寸不能很好的满足交换耦合作用条件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电弧熔炼、熔体快淬、真空晶化热处理制备...[详细]
郑州大学 硕士论文 2012年
下载次数(119) | 被引次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