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辨证论治 相关学问

研究背景中医的特点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诊疗过程考虑人的社会与自然属性。目前缺乏体现中医药诊疗特点的国际公认的疗效测量和评价体系--即以循证设计为基础,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特色和中医临床诊疗特点,适用性强而又不偏离严格设计原则的中医临床评价关键技术和规范化体系。中医是一种复杂干预,其临...[详细]

北京中医药大学 博士论文 2020年 下载次数(215) | 被引次数(1)

研究目的梳理中医师辨证论治知识本体框架,探索基于真实世界观察性研究数据的中医师辨证论治知识图谱构建流程,展示医师个体化的辨证论治知识体系,为挖掘和分析医师隐性思维及其诊疗特点提供新的工具和系统流程,为中医师经验传承和创新奠定方法学基础。研究方法1)基于辨证论治失眠症真实诊疗过程的...[详细]

中国中医科学院 博士论文 2018年 下载次数(1878) | 被引次数(26)

1. 目的以失眠为例,评价医生辨证论治失眠的效果,分析不同医生的疗效差异及疗效特点;探索应用医生队列研究构建辨证论治疗效评价的基本方法。2.方法2.1研究设计建立以医生为核心的全样本、纵向数据的前瞻性队列,每个医生建立各自队列。医生队列建立原则是基于中医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推荐,具...[详细]

中国中医科学院 博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1542) | 被引次数(13)

目的总结复杂性思维的特点,探讨《伤寒论》六经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的内涵和特色,阐释“六经钤百病”的理论依据,从“病”的角度验证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的科学性、实用性。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收集整理辨证论治思维和复杂性科学及六经辨证相关研究资料,提出辨证论治层次论及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并...[详细]

山东中医药大学 博士论文 2014年 下载次数(1288) | 被引次数(15)

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在探讨辨证论治的源流、内涵及发展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导师刘沈林教授治疗消化道疾病的辨证论治心法以及学术思想。第一部分回顾了辨证论治的发展源流,探讨了辨证论治的内涵、层次观和动态观,讨论了辨证论治与体质辨证、辨病论治、循证医学之间的关系,并总结了导师关于如何提...[详细]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博士论文 2006年 下载次数(589) | 被引次数(0)

目的:在保证中医专家辨证论治医疗实际状态不被干扰的情况下,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盲法临床研究,探索辨证论治临床疗效评价的设计方法,并以原发性失眠症为范例,观察研究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将辨证论治与严格的随机对照盲法设计结合起来。第一阶段,首先在保证辨证论治特点前提下,如何采...[详细]

中国中医科学院 硕士论文 2014年 下载次数(561) | 被引次数(5)

实证精神,就是按照实证词义的要求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作审慎缜密的考察,以实证的、真实的事实为依据,找出其发展规律。就“实证”一词的词义而言,它包含四层意思,一是与虚幻对立的真实,二是与无用相对的有用,三是与犹疑对立的肯定,四是与模糊相对的精确。实证原则主要含义是,规定一切科学(包括...[详细]

北京中医药大学 硕士论文 2013年 下载次数(1217) | 被引次数(7)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的精髓。辨证准确才能论治恰当,故辨证是关键,论治是目的。当今,许多学者对辨证论治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何把握辨证论治发展的正确方向?如何从中西医结合临床的角度发展辨证论治?本文就此问题作一探讨,以期理顺辨证论治发展的方向,有利于辨证论治的现代化。...[详细]

河北医科大学 硕士论文 2006年 下载次数(1138) | 被引次数(11)

辨证论治疗效评价从评价人到评价方药,突出了评价"医者"辨证论治效果的思路和方法,据此本课题组构建辨证论治疗效评价阶梯递进式模型,阐述辨证论治阶梯...[详细]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年12期 下载次数(414) | 被引次数(6)

辨证论治因其主观性、个体化特点限制了中医临床诊疗的发展,数字化研究是提高中医诊疗能力的重要研究方向。在中医优势病种的基础上,结合传统中医辨证论治思想与现代化数字处理技术,提出中医辨证论治能...[详细]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年04期 下载次数(533) | 被引次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