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脊柱的运动节段系指上下椎体及其相连的软组织,一般分为前部...
[详细]
《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治疗学》
字数(167)
目的:(1)测定生理载荷下颈椎轴向旋转时各运动节段的三维运动数据并分析颈椎轴向旋转时各节段间的耦合运动特点;(2)测定生理载荷下颈椎侧弯时各运动节段的三维运动数据并分析颈椎侧弯运动时各节段间的耦合运动特点;(3)测定生理载荷下颈椎屈伸时各运动节段的三维运动数据并分析颈椎屈伸运动时...[详细]
天津医科大学 硕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150) | 被引次数(3)
目的探讨颈椎双节段融合术后上、下相邻及非相邻节段的运动补偿规律。方法通过三维运动采集系统捕捉到6具新鲜人尸体颈椎双节段融合术前、后C2~T1各节段在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6种状态下的运动角度数据,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归一化处理后,分析得出...[详细]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4年01期
下载次数(65) | 被引次数(3)
目的:研究椎间盘假体置换对置换及其相邻节段的几何参量的影响,为评价人工椎间盘置换的疗效及功能意义和间盘置换对脊柱多个运动节段的影响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用计算机图形及辅助设计技术从置换前后X线片采集部分及整体的几何参量;按椎间高度、椎间孔面积、椎间隙面积、运动节段中间隙的总面积作...[详细]
《激光生物学报》2008年03期
下载次数(48) | 被引次数(3)
研究背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内科疾病之一。大量研究提示,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许多生物、行为和社会因素有关,包括:遗传、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缺少活动、A型行为类型、社会关系不协调和焦虑抑郁等多种冠心病危险因子。目前对冠心病的诊断以冠状...[详细]
南方医科大学 硕士论文 2014年
下载次数(208) | 被引次数(0)
背景近年来,心力衰竭是60岁以上老年人最主要的死因之一,尽管药物治疗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冠心病是目前心衰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冠心病的死亡率虽有下降的趋势,但导致的心力衰竭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准确敏感地定量评价冠心病心肌局部功能,检出功能异常的心肌,早期合...[详细]
山东大学 硕士论文 2009年
下载次数(177) | 被引次数(2)
介绍一种判断室壁节段运动异常新指标──室壁节段运动幅度比值吉林化学工业公司职工医院邮政编码132022...[详细]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50年60期
下载次数(12) | 被引次数(0)
目的:分别在胃运动亢进和胃运动抑制的模型大鼠上,电针“足三里穴”、“内关穴”、“水沟穴”、“膻中穴”、“天枢穴”,观察电针穴位后对胃运动亢进和胃运动抑制模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探讨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胃运动的双向调节作用及其效应的差异性。方法:通过在大鼠胃内安置球囊的方法记录胃内...[详细]
湖南中医药大学 硕士论文 2011年
下载次数(148) | 被引次数(1)
研究背景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每年的发病率在美国为60%-80%,根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初步统计情况:国人LBP发生率高达60%。当前治疗LBP以手术疗法为主,主要包括坚强内固定,动力性内固定以及人工腰椎间盘。自1948年腰椎实行后路固定融合率达到90%以后,...[详细]
南方医科大学 硕士论文 2009年
下载次数(184) | 被引次数(2)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分析经颈椎双节段融合术后下相邻节段的运动补偿特点。方法采用新鲜人体颈椎离体标本试验,以无损方式模拟理想状态下的颈椎C3~5、C4~6、C5~7三种双节段融合手术,从前屈运动、后伸运动、左右...[详细]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0年04期
下载次数(81) | 被引次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