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违约取决于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综合作用的结果。传统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将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当成两个独立的对象来处理,分别对二者进行评估后再做出风险决策,这种做法忽视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详细]
《中国管理科学》2011年06期
下载次数(1749) | 被引次数(81)
建立基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结构,购房支付方式等动态房贷还款能力模型,对天津市城镇居民住房按揭贷款可承受的房贷利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详细]
《北方经贸》2009年01期
下载次数(282) | 被引次数(1)
本文根据农户分化的逻辑,将农户分为普通农户和新型农户,构建风险处置与违约成本促进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提升进而影响分类农户信贷可得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河南省农户信贷状况调查数据,实证检验风险处置与违约成本对农户信贷可得的影响以及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详细]
《经济问题探索》2023年01期
下载次数(78) | 被引次数(0)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时代,一系列与之配套的关于学费改革和大学生资助等政策体系也逐渐随之发展起来。在整个资助体系中,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显然是目前主要的政策手段之一。但随着助学贷款规模的日渐扩大,贷款拖欠率却一直居高不下,因此从制度的可持续性角度考虑,...[详细]
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11年
下载次数(1354) | 被引次数(13)
亚洲发展银行(ADB)2000年提出了著名的“三叉理论”(the three-pronged theory),其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世界银行在2005年建言中国应改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征信体系是现代金融体系运行的基石,是信贷市场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近...[详细]
浙江财经学院 硕士论文 2011年
下载次数(422) | 被引次数(0)
作为农户重要资源的社会资本在农贷市场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从理论上分析社会资本对农户信用行为的影响机制,结论如下: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共同决定农户信用行为和信用状况。社会资本的制度属性和关系属性对农户还款意愿发...[详细]
《财经论丛》2014年01期
下载次数(607) | 被引次数(38)
提出了基于 BP神经网络的企业还款能力分析方法。讨论了财务指标的预处理问题、网...[详细]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1年02期
下载次数(211) | 被引次数(12)
长期以来,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为我国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是随着近些年我国实体经济增速放缓,不良贷款率逐年上升的问题牵绊了农村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步伐,也成为了影响其顺应时代潮流、实现商务转型的巨大包袱。解决不良贷款问题,不仅在于清旧,更在于堵新,...[详细]
南京大学 硕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6) | 被引次数(0)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信用制度应运而生,但数字信用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东北三省农户家庭的调查数据,利用三阶段Probit模型克服信贷需求和信贷可得性导致的双重样本选择问题,实证检验了...[详细]
《农业技术经济》2021年12期
下载次数(1826) | 被引次数(8)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市住房公积金中心获悉,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满足群众合理住房需求,我市调整放宽住...[详细]
包头日报 2022-03-07
下载次数(0) | 被引次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