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道德行为 相关学问

即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的行为。在伦理学中亦称作伦理行为。它是泛指在善恶意识支配下做出的行为,包括善行和恶行,即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道德行为的基本特征在于:它是出于自觉认识和意志抉择的涉及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行为。第一,它... [详细]

《伦理学大辞典》 字数(693)

人在一定的道德动机的推动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道德动机是由道德认识和道德感所构成;道德信念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它是自觉和自律的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故道德行为方式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感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是实现道德... [详细]

《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 字数(330)

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即具有自觉意识、 自主自愿,并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也就是在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有利或有害于他人或社会,可以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有些行为并非出自道德意识,不涉及他人或社会利害关系,没有道德意义,也不能进行善恶... [详细]

《新时期新名词大辞典》 字数(461)

亦称“伦理行为”。在一定道德意... [详细]

《军事大辞海·下》 字数(43)

指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或者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包括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它是人的道德认识道德品质的外部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其基本特征在于,它是道德主体对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自觉认识和自觉选择的表... [详细]

《伦理百科辞典》 字数(618)

又称“伦理行为”。指人们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为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可以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它分为道德的行为(又称善行)和不道德的行为(又称恶行)两种。道德的行为是指从行为的动机到行为的效果都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不... [详细]

《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下卷》 字数(487)

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即在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或有害于他人或社会的,可以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有些行为并非出自道德意识,不与他人或社会发生利害关系,也不能进行善恶评价,这类行为不具有道德意义,称为非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分... [详细]

《社会科学大词典》 字数(388)

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活动现象。它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道德行为是形成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实践基础, 是人们的人生观、道德理想和道德品质的主要内容, 也是人们进行道德评价的直接... [详细]

《马克思主义辞典》 字数(645)

指在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这种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活动是品德心理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人们思想品德的社会意义,必须通过道德行为才能反映。对一个人思想品德的评价,不是取决于他的言论,而是看他的行为是否高尚。... [详细]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 字数(479)

或称“伦理行为”。是“非道德或非伦理行为”的对称。在伦理学意义上,它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有利或者有害于社会和他人利益的行为。是现实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活动现象。其最基本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它是人们个人根... [详细]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政治卷》 字数(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