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2+的溶液无色。许多金属的硫化物是黑色沉淀,而ZnS沉淀是白色,可利用此性质来鉴定Zn2+。在氨性溶液中通入H2S气体,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Zn2+存在。在此条件下。凡是能生成硫化物或氢氧化物沉淀的离子都不能共存。鉴定 Zn2+较灵敏的试...
[详细]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化学卷》
字数(691)
【别 名】 代森锰锌,喷克,大生,大生富,新万生,山德生,速克净【结构式和分子式】【性 状】 原药为灰黄色粉末,熔点为136 ℃(分解)相对密度为0.62,闪点137.8 ℃(开式),不溶于水及大多数有机溶剂。遇酸、碱分解,在空气中高温暴露和受...
[详细]
《实用化学品配方手册》
字数(811)
背景:肠道病毒D68(EV-D68,Enterovirus D68)是一种呼吸道系统疾病的病原体,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引起神经系统疾病。2014年在美国大爆发后,EVD68被证实与急性无力脊髓炎(AFM,Acute Flaccid Myelitis)的发病有关,在全球范围内...[详细]
吉林大学 博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106) | 被引次数(0)
水系锌离子电池因高安全性、低成本和低毒性等优点,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采用金属锌作为负极时,易引发枝晶、析氢和腐蚀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水系锌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锌枝晶是由金属锌电极经过充放电、析氢及腐蚀反应后,表面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的锌离子沉积不均匀引起的,大...[详细]
上海大学 博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156) | 被引次数(0)
水系锌离子电池因具有低成本、高安全性、对环境友好且组装工艺简单等诸多优势,近年来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Zn2+离子嵌入的缓慢动力学和在水系电解液中的正极活性材料的部分溶解等因素,使获得高性能的水系锌离子电池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结构设计,并采用球磨法、水热法...[详细]
北京科技大学 博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1394) | 被引次数(0)
智能可穿戴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颠覆性技术,近年来在军事、教育、娱乐、健康医疗等领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朝着轻薄便捷、高集成化方向的快速发展,亟需开发相配套的高安全性柔性便携式储能设备。水系锌离子电池凭借其低成本、高容量、生态安全等优势,成为当前在可穿戴设备供能应...[详细]
江南大学 博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484) | 被引次数(1)
近年来,水系锌离子电池以其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价格低廉等优势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下一代储能设备。然而,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差、锌负极的枝晶和副反应以及电解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差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从正极材料构筑和电解液调控两个方面,探索提升水...[详细]
吉林大学 博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1527) | 被引次数(0)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恶化和化石燃料储量减少等问题,人们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迫切。面对这种困境,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和地热能等新能源形式是有效的途径。但是这些新能源形式很难直接储存和运输,高度的间歇性更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能源储存系统(ESSs)的发...[详细]
吉林大学 博士论文 2021年
下载次数(3587) | 被引次数(3)
出于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考虑,我们应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力度,目前正处于新旧能源转换的关键时期,如何为新型清洁能源提供大规模、安全可靠且廉价高效的收集、存储和利用技术是刻不容缓的关键问题,这对可充电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Li资源有限,而且锂离子电池的价格昂贵,无法满足...[详细]
吉林大学 博士论文 2021年
下载次数(1785) | 被引次数(1)
水系中性锌离子电池具有安全性高、环保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储能装置。目前,为了寻找高能量密度以及循环稳定、可靠的锌离子电池正极,不同的正极材料如钒基材料、锰基材料、氰化物等已被大量的研究。其中,锰基材料对环境无害且具有电化学活性,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锌离子电池储能正极。然...[详细]
天津工业大学 博士论文 2021年
下载次数(1010) | 被引次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