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指出内容聚焦大概念,要求教师打破课时与课时之间的限制,从整体角度去梳理教材。大单元教学能够突破课时限制,借助大单元促进大概念形成,渗透学科核心素养,贯彻教育部提出的“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教育理念。教学设计又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纽...[详细]
淮北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481) | 被引次数(0)
课程思政的本质就是挖掘各类课程中包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巧妙融合,实现学科育人等目标。将课程思政理念与高中生物学教学进行融合,有利于完善大中小一体化的思政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促进学生社会责任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提及的社会责任,是指高中生物学学...[详细]
长春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241) | 被引次数(0)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如何在中小学段有效践行该理念成为亟待回答的关键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新教材为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高中生物学通过课程思政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有效策略,以期为...[详细]
云南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349) | 被引次数(0)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社会责任感淡化现象日渐突出。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和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高中生的社会责任素养,既是《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的要求,也对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提升国民素质、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特殊意义。因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详细]
河南大学 硕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119) | 被引次数(0)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示高中生物学课程需要加快落实“内容聚焦大概念”“教学过程重实践”的基本理念。本研究在顺应新课改的背景下将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与高中生物学的概念教学相结合,为实现学生学习生...[详细]
河南大学 硕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134) | 被引次数(0)
美育是一项有目的、有组织地利用各种美的事物来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审美心理,从而增强其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实现其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然而美育教育推广不容乐观,实施情况处于边缘化,并不受绝大多数学校重视。2020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详细]
河南大学 硕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175) | 被引次数(0)
劳动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育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2015年始,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劳动教育在“五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劳动教育的目的为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由于高中阶段学业压力大等现实特点,导致许多学校对劳动教育持淡漠态度,劳动教育流于形式。本文综合分析劳动素养培育实...[详细]
河南大学 硕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186) | 被引次数(0)
以高中生物学教材和日常课堂教学为依托有效开展高中生物学第二课堂,是日常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和延展,能够帮助学生以不同形式、不同角度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让学生“从做中学”,提升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自觉主动性。同时,多种类型第二课堂的开展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交流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关...[详细]
西南大学 硕士论文 2021年
下载次数(183) | 被引次数(0)
当前,西方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试图率先占领人工智能的技术制高点,并将人工智能研究成果积极地与教育事业相融合。近年,我国对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也开始了重点关注。然而,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虽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均衡、不完善的问题,即区域间的教育信息...[详细]
湖北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262) | 被引次数(0)
2017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过程重实践”,以实践为特点的教学,不仅会直接影响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的落实,也会间接影响其他两个核心素养的达成。课堂是高中生物学进行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在课堂中如何开展实践教学并指向核心素养的达成是每个生物学教师需要思考和实践的...[详细]
哈尔滨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261) | 被引次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