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指临界转变温度Tc高于液氮温度(77K)的超导材料。又称高温氧化物超导材料。1911年,H.开默林-昂内斯(Kamerling Onnes)发现超导电性。但直到1973年,超导临界转变温度才由4.2K提高到23.2K(Nb3Ge)。1986 年,J.G.贝德诺尔茨(Bednorz)和K.A...
[详细]
《中国冶金百科全书·金属材料》
字数(1545)
已制备出的高温氧化物超导体主要有单晶、多晶块材、金属复合材料和薄膜等。它们的制备方法各不相同。单晶制备 通常是借助助熔剂熔化,再通过慢降温结晶生长。例如,YBa2Cu3Oy单晶制备工艺的主要过程是:以YBa2Cu3Oy、BaCuO2及CuO为原料,按一...
[详细]
《中国冶金百科全书·金属材料》
字数(1155)
经过十几年发展,利用PIT法,美国、日本、德国、中国等均已具备批量生产几百到上千米Bi-系多芯超导线材的能力,技术上以美国最为先进。表19.3-3给出了几个主要公司生产的Bi-系带材的主要技术参数。可以说,Bi-系带材的jc和长度已基本达到电力...
[详细]
《中国电气工程大典·第8卷.电力系统工程》
字数(2733)
3.1.1 Bi-2212铋系高温超导体是第一个发现的不含稀土元素的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它的化学结构式可写为Bi2Sr2Can-1CunO2n+4(n=1,2,3),n是原胞中CuO2面的层数,n小于3时,样品的最佳Tc值与n成正比,即CuO2面的层数越多,Tc就越高。与其他体系的氧...
[详细]
《中国电气工程大典·第8卷.电力系统工程》
字数(1453)
高温超导材料具有高的临界转变温度、高的上临界磁场及在高磁场环境下优越的载流性能,在电力运输、强磁场科学、交通领域等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以上应用中,超导材料均处在低温、强磁场及大电流复杂多场环境中,其热应力、电磁力会导致超导材料发生变形,进而降低其临界电流,给超导器件带来巨大的...[详细]
兰州大学 博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817) | 被引次数(10)
非理想第二类超导体的内部存在着很多缺陷,如微裂纹、杂质等,这些缺陷通常会使得高温超导材料表现出非均匀性和各向异性。同时,为满足在微波器件方面的应用需求,一般要将高温超导材料与基体材料相互复合并制备成为高温超导薄膜。本文基于有限元法,分别分析了非均匀高温超导体和超导-基体系统的磁致...[详细]
兰州大学 硕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202) | 被引次数(2)
近几年,高温超导材料成为最具潜力的高新技术,是全球科技领域新的研究重点,具备...[详细]
《世界有色金属》2018年18期
下载次数(784) | 被引次数(0)
高温超导体因其优异的载流能力和较高的临界磁场,使其一经发现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在医疗技术及核聚变装置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超导材料的工作环境为极低温、大电流和强磁场,极端环境下的热稳定性及力学特性已经是制约超导结构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在极低温的环境中,超导体内的磁通涡旋运...[详细]
兰州大学 博士论文 2019年
下载次数(507) | 被引次数(2)
超导体与传统导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所具有的无阻载流特性,正是这一特征吸引着众多研究人员的目光,在新型超导材料制备、物理机制揭示及工程实际应用领域开展了不懈探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以具有实用化前景的非理想二类超导体为例,当其承载不超过临界电流的直流电流时,超导体内部没有任何能量损...[详细]
兰州大学 博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737) | 被引次数(13)
近年来,高温超导材料钇钡铜氧(YBa2Cu3O7-d、YBCO)以其优越的物理性能在强磁体和电力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世界各国科研人员一直在研究光对高温超导材料电学性能、磁学性能以及超导性能的影响。大量实验证明光对改善高温超导材料YBCO的物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详细]
河南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15年
下载次数(533) | 被引次数(2)